搞绿色农业,湖南这9个地方登上全国名单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3-10-19 10:01:58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了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拟创建名单,岳阳君山区、益阳桃江县、湘潭韶山市等3地上榜,加上前三批已获评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6个地方,湖南有9个地方上了全国名单。

他们为何能上榜,农业绿色发展之路又如何走?今天,笔者就来侃一侃!


(相关资料图)

(湖南3个地方上榜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拟创建名单。笔者截图。)

哪9个地方上了全国名单?

在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过程中,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8部门开展了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申报创建工作,在全国范围遴选出80个创建区。

在第四批公示的拟创建名单中,岳阳君山区、益阳桃江县、湘潭韶山市3地上榜。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工作,今年不是第一次,在前三批创建过程中,湖南已有6个地方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这6个地方分别为:第一批岳阳屈原管理区、常德澧县,第二批长沙浏阳市、邵阳新宁县,第三批郴州汝城县、株洲茶陵县。

为何要开展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主要是引导创建地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创新和提炼形成以绿色技术体系为核心、绿色标准体系为基础、绿色产业体系为关键、绿色经营体系为支撑、绿色政策体系为保障、绿色数字体系为引领的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

(“屈原小龙虾”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图为屈原首届“龙虾文化旅游节”烹饪现场。图片来源新湖南。)

湖南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为何是他们?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创建的,先来看下全国成功创建的数量,就知道难度有多大了。

在前三批创建过程中,第一批40个、第二批41个、第三批49个,此次公示了80个地方。

湖南这些地方为何能成为先行区,有何“看家本领”?

岳阳屈原管理区立足“鱼米之乡”“饲料之乡”“养殖之乡”以及茶叶、湘莲等资源禀赋,发挥水稻、小龙虾等特色产业优势,健全农业绿色标准体系,推广绿色技术模式,成功认证绿色食品14个。

常德澧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依托,打造农业设施化样板示范点;以城头山农耕文化建设项目、锦绣千村现代粮食产业园、智慧葡萄园项目为核心,打造融合化、数字化农业样板示范点。

浏阳市围绕蔬菜产业下足“绿色功夫”,全市蔬菜产业已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打造了一批叫得响、质量优、有特色的蔬菜品牌。如葛家鸡肠子辣椒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天野山”有机蔬菜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新宁县超8万亩脐橙实现绿色生态种植。图为脐橙采摘现场。通讯员供图。)

农业绿色发展之路如何走?

走农业绿色发展之路,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加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培养农业绿色生产经营队伍,逐步形成以绿色为导向的农业经营体系。

湖南是农业大省,各地该如何通过绿色发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新宁县瞄准全县主打农产品脐橙,构建起脐橙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推广应用模式和政策服务体系,通过绿色发展,脐橙亩均增产300公斤以上,亩均增收1000余元,全县超8万亩脐橙实现绿色生态种植。

汝城县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科技园建设,建成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个,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汝城“奈李”“朝天椒”“小黄姜”成为区域公共品牌。

茶陵县通过开展绿色食品认证,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全县绿色食品认证达47个,总认证面积超3万亩,“绿色食品”成为茶陵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大亮点。

“要创新绿色技术体系,加快推广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健全绿色标准体系,延伸绿色产业体系,拓展农业绿色发展产业链条。”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