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太久,不会说人话了”,这得算工伤吧?
“馒头店恢复运营了吗”
“他家新增了一个小孩”
“周末我把我的衣柜优化了一下”
(资料图)
“这个蘸料是一式两份的吗”
……
意思好像是看懂了
但总觉得
有点怪,不确定,再看看
如果你看出了哪里不对劲
恭喜你
你的“工作后遗症”还没有太严重
最近有网友分享了自己
“工作太久,不会说人话了”的经历
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评论区纷纷涌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
“不会说人话”的场面
最常见的就是在生活对话中带入职场术语
瞬间把吃饭、旅游变成了大项目
高效落地
进阶一点的则是凭实力上演
不提自己的职业名称
一句话就能让人猜到自己的工作
一开口就是“老xx人”了
因为“工作后遗症”带来的
“社死”场面也是不在少数
抱着看乐子的心态点进去的人
看着看着就变成了照镜子
笑着笑着就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开口忘词,脑子里浮现的全是工作术语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现在人的一种职业病
每个打工人都想要拒绝“996”“007”
但是工作已经在不知不觉中
渗透进了人们的生活
电视上时常会出现一道经典采访问题: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事实上基本每个打工人都把这点做到了极致
甚至达到了的融合相通
“难舍难分”的平衡境界
程度轻一点的把工作术语应用到生活中
程度重一点的白天没做完的工作
晚上还会出现在梦中
就连出去游玩有些人也是将电脑随身携带
仿佛带着的不是电脑而是一种安全感
无论是在山川大海的美景包围之中
还是在游乐园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
都可以看到从容掏出电脑工作的人
只要开始工作
无论身处什么场景
都可以瞬间进入
"这世间的喧闹都与我无关”的状态
种种做法
似乎是对工作强势入侵生活的一种妥协
但是也依然有很多人
在以自己的方式
努力划清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限
比如现在关于熬夜有一种说法叫做
“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
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挤占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才能拿回属于自己时间的主动权
在这段时间里
可以放空大脑
可以在浏览器里搜索无聊的问题
可以做一切想做的事情而不用担心被打扰
来源:半月谈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