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年内培育250家“小巨人”

来源:搜狐号-南财快讯 2022-04-27 06:42:35

原标题:广州三年内培育250家“小巨人”

扫码查看 深调研详情

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企业上市费用的50%、数字化转型费用的30%给予直接补助,推出多宗小面积工业用地……4月25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下称《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解读相关政策措施。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局局长叶华东透露,广州将每年安排3亿元左右的资金确保《行动方案》不打折扣落地见效。到2024年,广州要累计培育5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5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资金支持

新认定“小巨人”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是激发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承担起解决“卡脖子”难题的时代使命。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战略性举措。

为了进一步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市政府于4月13日印发实施《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全面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根据《行动方案》,到2024年,广州要累计培育5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5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截至目前,广州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859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全省的26%(全省260家)、全国的1.4%(全国4762家)。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广州要实现三年时间内达到250家,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行动方案》瞄准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和个性诉求,在资金支持、园区建设、技术改造、用地用房、交通出行等七个领域给予支持。

奖励和补助方面,广州鼓励企业参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竞选,对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企业上市、技术改造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费用将按比例补助。对上市费用的50%、数字化转型费用的30%给予直接补助,单个企业最高300万元,同时给予贷款利息、担保费、技改资金配套等补助,获得省技改资金补助的专精特新企业市财政将最高补助500万元。

叶华东强调,政策最重要的在于落地,市工信局将每年安排3亿元左右的资金,三年约9亿元,确保《行动方案》不打折扣落地见效。对一次性奖励资金的,实行“免申即享”,企业一旦获得认定,无须另行申报,资金直接拨付到位。对各项费用的补贴补助,将分阶段按比例直接补助,同时加快实施中小企业“强企增效”工程,每年花费不少于300万元购买专业服务,为企业“把脉问诊”,重塑企业内生动力。

用地用房

产业用房最小分割单元最低可至400㎡ 

除了资金支持,此次《行动方案》还提出“保供地住行”等措施,强化企业留穗发展信心和决心。

具体措施包括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地需求予以优先保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出让土地、分割转让产业用房时所考核的投资强度与税收贡献等标准最大可调低至30%,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予以租赁公共住房和租房租金减免。此外,广州还将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园区,打造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华而实介绍,广州正通过多种方式降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用地成本。广州市工业用地可以采用先租赁后出让和弹性年期出让方式供应,出让年限根据产业类型、企业意愿及发展计划等情况确定,土地出让金则根据出让年限确定,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考虑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特点,广州将积极组织小面积工业用地的供应。华而实介绍,广州市今年工业用地供应计划中,有31宗用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主要分布在白云、黄埔、花都、南沙等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向该局和各区咨询。

此外,为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和协同发展,形成纵向的产业生态链结构,广州还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的工业用房分割转让给产业链合作伙伴企业,同时鼓励新型产业用房和工业用房分割转让给各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横向的产业生态集群格局。产业用房最小分割单元为500平方米,符合鼓励条件的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到400平方米。

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是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和关键。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蓝伟宁介绍,目前,广州市“专精特新”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万件,约占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的12%,为创新创业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接下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与工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从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能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支持力度。

15场“专精特新”深调研 探寻“小巨人”成长密码

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解决“卡脖子”问题,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的战略需要。无论是国家还是省市层面,“专精特新”都备受重视。

南方都市报发起“专精特新”企业深调研,3月起联合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一起走进广州市十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结成长秘籍,解析“成长的烦恼”,为更多处于金字塔“塔基”以及尚未跻身梯度培育体系的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经验参考,助力广州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赛道加速跑。

如您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可联系南都“专精特新”课题组。  联系方式:cbdtimes@126.com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周晓丹

关键词: 一次性奖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