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森林公园内长期违规采矿,中央环保督察通报内蒙古赤峰

来源:搜狐号-南财快讯 2022-04-26 19:51:53

原标题:在国家森林公园内长期违规采矿,中央环保督察通报内蒙古赤峰

4月26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第二轮第六批督察发现的5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其中第三督察组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黄岗梁铁矿区的7个采区全部在内蒙古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每年采选铁矿及其它伴生矿合计约340万吨。

除违规占用国家森林公园采矿选矿外,督查组还发现,现场大量尾矿和废石露天堆放,侵占土地,破坏植被;当地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滞后,该区多处废石场和露天采场需加快场地清理或回填,达到生态修复效果。

督查组指出,赤峰市有关部门采矿权证审批把关不严、监管不力,导致环境违法行为多发,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督察组调取卫星图片显示,黄岗梁铁矿区两家企业7个采区全部位于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内。

国家森林公园内长期违规采矿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黄岗梁铁矿区现有两家采矿企业,分别为内蒙古黄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岗矿业公司)和克什克腾旗西北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北矿业公司)。

督查组发现,长期以来这两家企业矿区与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重叠,污染防治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不到位。

内蒙古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成立于1996年8月,公园总规划面积18万公顷。现有原生植物种类900种以上,野生动物300多种。

据1994年颁布并于2011年和2016年两次修订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森林公园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但督察人员却发现,在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内,黄岗梁铁矿区两家企业建有7个采区、7家选矿厂、4座尾矿库及相关辅助工程,每年采选铁矿及其它伴生矿合计约340万吨。

此外,经督查组核实,两家采矿企业的3个采矿权均未落实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有关规定,长期违规开采,矿区面积合计为24.97平方公里。

4月3日,督察组使用无人机拍摄发现,西北矿业公司露天堆放废石,未采取防雨、防扬尘、防流失措施。

违法行为多发频发,曾多次被当地有关部门处罚

督察组了解到,两家采矿企业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此前已多次被当地有关部门处罚。仅2018年一年,这两家企业就因扬尘污染和废水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被处罚4次,2019年以来,又因非法占用林地126亩被处罚4次。

然而此次督察组在走访现场时观察到,两家企业仍有大量尾矿和废石露天堆放,未采取防雨、防扬尘、防流失措施,污染较为突出。

4月3日,督察组使用无人机拍摄发现,黄岗矿业公司Ⅱ1区露天采场生态修复不到位。

废石露天堆放,生态修复治理滞后

督察人员了解到,黄岗矿业公司此前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内蒙古赤峰黄岗铁矿Ⅰ、Ⅱ区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方案》,但在2019年申请验收时,因多处废石场未完成场地清理和植被恢复工作而未通过验收。另外,治理方案中涉及的Ⅱ1区已闭坑露天采场,总面积为1.52平方公里,被划定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

督察组核查发现,目前该采场仅部分回填,未达到生态修复效果。黄岗矿业公司尚有至少8处废石场和露天采场需要加快场地清理或回填、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作。

不仅如此,西北矿业公司在矿区四周随意堆放废石,自2018年停产至今,未对矿区多处废石场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废石长期侵占土地,露天堆放,破坏植被。

督查组指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对黄岗梁铁矿区占用国家森林公园问题重视不够,有关部门采矿权证审批把关不严、监管不力,导致环境违法行为多发,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滞后,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采写:实习生 王玮 南都记者 宋凌燕 发自北京

图片来源: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关键词: 矿业公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