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妈妈在大陆开无声烘焙屋,用台湾点心连接两岸公益交流
原标题:台湾妈妈在大陆开无声烘焙屋,用台湾点心连接两岸公益交流
2017年,来自台湾的李绍嬅在北京创办彩虹天使咖啡屋,为听障青年免费提供烘焙技能培训。
之后的五年间,她与几位听障员工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曾经都感觉养不活咖啡屋这个孩子了”,但他们坚持如亲人般互相扶持,终于在今年的4月17日迎来彩虹天使咖啡屋的五周年生日会。
彩虹天使咖啡屋五周年生日会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也许曾经我们被质疑培养的听障青年人数不多,但我却看见我们在凝聚更大的力量,让被帮助者与帮助者,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纯粹地给予,也没有一个人是纯粹地收获。唯有这样,这件事才有办法长长久久。”李绍嬅说道。
相遇:因“雷锋日”作业认识听障人群
201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的李绍嬅跟随工作调动的先生来到北京,那时候她对这趟旅程的期待只是“大陆深度游”,未曾想到几年后会成为一家无声烘焙屋的负责人。
“因为我女儿的一次雷锋日作业,我们在一个听力障碍康复中心认识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听障孩子。刚开始对他们的帮助就是不断给予,但一年之后,我们发现这件事是没有办法长久的。”
在李绍嬅与听障孩子一年的陪伴里,她感受到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也有了更强的自尊心,不愿意免费伸手向他人索取,想要更有尊严地活着。基于这样的了解,2017年李绍嬅带着女儿,一起创办了招募听障员工的彩虹天使咖啡屋。
咖啡屋成立之后,应该生产和销售什么产品?李绍嬅想到刚来大陆的时候,每次从台湾带来的蛋黄酥、凤梨酥等台湾点心都受到听障青年的喜爱。
彩虹天使咖啡屋听障师傅制作的点心。图/受访者提供
“他们吃的时候看起来很幸福,我就问他们想不想自己能做出这些点心,他们都说愿意。”于是李绍嬅再飞回台湾的时候,就特地前去学习这些点心的做法,再将制作方法跨越海峡带回到北京,手把手地教给咖啡屋的听障青年。
挑战:有人连“糖”字都不认识
虽然创办彩虹天使咖啡屋时,李绍嬅对听障人群已经有基本的了解,但真正和他们一起工作,带给她从未想过的挑战。
“开咖啡屋我从没想过有什么成果,只是想让这些听障孩子公平地享受追求梦想的过程。但实际上,不仅是因为听力障碍难以沟通,还有他们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心态等方面,都带给我很大的困难。”
刚开始,不熟悉手语的李绍嬅想通过写字教听障青年做点心,但没想到有些听障青年也不识字。“我把很简单的一个食谱摆在他们面前,像饼干就四种原料,但我没想到‘糖’和‘盐’这两个字他可能也看不懂,这件事让我差点就放弃了。”
除此之外,还有人因为不认识“2.5g”中间的小数点,在饼干制作时放了25g的盐。“他以为那个小数点是纸上的一个脏东西,像这样各种小事,十分钟就教会的饼干制作,让我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才让他们完全地学会。”
彩虹天使咖啡屋的听障师傅制作点心。图/受访者提供
除了沟通的障碍,有些听障青年还出现自卑的心态,觉得自己不配李绍嬅花那么多时间陪伴,不配用这么好的原材料,这也成为他们进步的阻碍。
虽然困难重重,在李绍嬅看来,正是因为听障青年的文化与教育水平较低,他们才迫切需要学习一技之长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长期的培训中,她始终用十分的耐心陪伴他们取得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同时走进他们的内心、赢得他们的信任,帮助他们建立起阳光的心态。
理念:为听障青年提供公平升迁机会
经过五年的发展,彩虹天使咖啡屋目前已经有七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员,而接收新成员必须经过李绍嬅的亲自面试。“毕竟我有五年的经验,我能够判断出这个孩子是不是值得我们花资源去扶持的,真正有骨气,有梦想。我的招募标准没有学历、家庭背景的门槛,而是需要他的眼里有光,他对生命有渴望,这是我们的唯一标准。”
李绍嬅与彩虹天使咖啡屋的听障师傅。图/受访者提供
随着咖啡屋的听障青年逐渐上手点心制作,李绍嬅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他们进一步产生了想要升迁或是被提拔的渴望。
在李绍嬅看来,他们绝不只是流水线上的点心师傅,而是值得好的成长机会。于是彩虹天使咖啡屋开始成立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听障青年可以被培养成讲师,负责培训更多的听障人士制作点心,之后还能继续升迁做店长,学会管理库存和订单,直接参与咖啡屋的管理。
“在我们的咖啡屋,店长就是聋人,员工之间可以直接沟通,可以公平地竞争与升迁,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店长,我们现在还在规划更多不同的职位。”
李绍嬅正在为彩虹天使咖啡屋规划可复制推广的运营模式,她也常常和现在的员工说,你们肩负的责任就是去培养下一批的听障弟弟妹妹。她期待在未来每培养出三到五个听障员工就帮他们开一家店,每家店都由听障人士担任学徒、师傅、培训讲师、店长与经理这五个职位。
“拓店最重要的不是为了给我们带来多少收入,而是为了让更多人在他身边就可以看见有这样的一家店,有这样的一群听障朋友,他们如此自立,如此美好。”
机遇:以企业客户为主的盈利模式
虽然李绍嬅全身心投入经营咖啡屋,但公益的性质还是让咖啡屋在五年的摸索中磕磕绊绊,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难以扭转的亏损。
李绍嬅介绍,咖啡屋主要的成本包括人力、租金和原材料。比如在人力成本方面,咖啡屋给听障青年提供免费的培训,因为他们的家庭状况都比较困难,还会给他们提供宿舍和生活补助。在这些培训生还没有产出的时候,每人一个月至少会产生5000元左右的成本,同时他们往往需要更长的培训时间。当培训生通过考核成为点心师傅,咖啡屋还会给他们上社保、发工资。
即便成本高昂,李绍嬅依旧用市场价格为点心定价,而其中的亏损,则通过其他的途径来尝试弥补。
“我们现在主要以企业客户为主,探索出一种先To B,再从B To C的模式。因为企业有做社会责任工作的需要,他们愿意聆听我们的理念,然后用整个企业的资源来支持我们。包括成为我们的企业客户,带他们的员工来参加团建,把我们的理念也分享给他们的员工,员工再把这些观念传递给他们的家人。”
在李绍嬅看来,虽然咖啡屋的运营模式不如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那样直接,但却能通过企业的力量强化他们想要传递的理念。“我们想要改变社会大部分人对于弱势族群的看法,希望大家从更公平的角度去看待他们,所以用这样的方式、花这个时间是值得而且必要的。”
目前企业团建与课程成为彩虹天使咖啡屋的一个核心产品,在这类产品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包括一些台资企业主动联系李绍嬅想要聆听他们的理念,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想来学习如何用公益教育孩子。“也希望这种模式能帮助我们活下去。”李绍嬅说道。
彩虹天使咖啡屋与宝岛眼镜举办活动。图/受访者提供
在4月17日举办的彩虹天使咖啡屋五周年生日会暨公益论坛上,一块大大的背景板打出此次活动的主题——绽放。在李绍嬅眼中,五周年纪念日最大的亮点在于,随着更多企业客户的关注与参与,咖啡屋与客户之间找到了一种共赢的模式。
彩虹天使咖啡屋五周年生日会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我们有更多企业精英加入,让被帮助者与帮助者,都是彼此收获,彼此扶持。这其中的每一个人,同时是给予者,也是收获者。”
李绍嬅的朋友圈截图。图/受访者提供
从最开始用台湾点心为听障青年提供就业机会,到咖啡屋五周年活动邀请台湾企业与义工做分享,李绍嬅始终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连接着两岸的公益交流。
“我也希望未来能在台湾开一家分店,让两岸的听障人士和公益人士,就像一家人一样。”
记者:李想
编辑:柯晓明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