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这些国家的GDP

来源:搜狐号-南财快讯 2022-04-20 17:48:52

原标题:12.6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这些国家的GDP

4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据悉,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12.6万亿元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1%的GDP,且已超过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一年的GDP。

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5大万亿级GDP城市,其中深圳超过3万亿元,香港、广州超过2万亿元,佛山、东莞突破万亿元。

经济增长与产业层面的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深港穗”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二位,仅次于“东京-横滨”集群,影响因素包括PCT专利申请总量份额、科学出版物总量份额、科技创新强度或人均创新活动等。从科技创新强度来看,“圣何塞-旧金山”和“东京-横滨”创新集群暂时居于前列。

从国内比较看,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蝉联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国首位。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部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实现面向港澳和全球开放共享,比如东莞散裂中子源,已有3台谱仪完成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近500项用户课题,其中港澳用户占比超过10%。

据悉,在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建设上,全国仅9个国家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了2个,一个是深圳鹏城实验室,一个是广州实验室。同时还有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聚集了众多国内外院士科学家以及港澳科研机构。

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已建成运营,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珠江口东西两岸跨江通道陆续建成。

目前,已建成4条公路跨江通道以及1条铁路通道,从北向南分别是黄埔大桥、南沙大桥、广深港高铁、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在建4条,分别是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深中通道;“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2条,分别是莲花山通道、中南虎城际;远期规划1条为大型的综合性通道(伶仃洋通道)。

在大湾区口岸通关方面,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实施“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2/3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基本实现排队不超过30分钟。

要素跨境流动更加便捷高效

在“软联通”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及建设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规则。例如,在医师、教师、导游等8个领域,已有3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首批“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等23个领域70项标准;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办结。

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深港通”、债券“南向通”、“跨境理财通”等措施落地实施,据悉,人民币已成为粤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此外,香港、澳门居民通过代理见证开立内地银行个人账户超18万户,银联港澳版“云闪付”APP、微信和支付宝香港电子钱包等移动支付应用场景有所拓展。

来粤就业港澳居民超8.5万人

在社会民生领域,港澳居民来粤生活发展在居住、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可得到支持。例如,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购房政策落地实施,豁免提供相关证明,且可按规定使用港澳银行跨境按揭购房;港澳居民及随迁子女同等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参加中高考的政策落地实施;“湾区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达27.92万人次。

在就业方面,港澳人员在粤就业许可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可同等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目前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超过8.51万人。此外,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政策落实落地,累计超过1000人次的港澳居民报考,首批考取港澳居民已聘用到岗。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林芯芯

制图:甘丹

数据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