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区域走读|深圳东部最大交通枢纽年底投入使用

来源:搜狐号-南财快讯 2022-04-15 19:54:17

原标题:重点区域走读|深圳东部最大交通枢纽年底投入使用

在刚刚结束的在深圳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成为热词。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高起点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继续高质量办好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这是继今年初,高水平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首次写进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之后,“高起点建设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被再次重点提及。从顶层设计上来看,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被赋予的使命不可谓不重大。

4月15日,跟随“看高质量发展 品新时代龙岗——2022龙岗重点区域媒体巡礼”采访团,南都记者走进了这片备受关注的区域。

大运交通枢纽效果图

大运枢纽全面加速 计划年底投入使用

对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深圳人并不陌生。它位于龙岗中心城的西边,西接东莞凤岗,北至盐龙大道,南临水官高速和横坪路,总规划面积26.29平方公里。自2013年7月纳入全市重点区域的发展版图后,这一片区整体定位与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在2021年召开的深圳市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2022年,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首次写进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并且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并列。

大运枢纽就位于大运深港科教城的核心区域,它是深圳深圳东部唯一汇集地铁、城际铁路、公交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将实现地铁3、14、16号线和深大城际四线换乘。按照计划,大运枢纽将在今年底年底投入使用。

大运枢纽建设现场

4月15日的大运枢纽正处于建设的高峰。工地责任人介绍,大运枢纽的物业开发项目综合体北区建设已经全面开启,这也就意味着大运枢纽物业开发步入重要建设节点。“大运枢纽物业开发项目是大运综合交通枢纽上盖物业,项目总建筑 面积约50万平方米,是深圳东部中心满足复杂型城市、商业逻辑的大型TOD综合体开发项目。”该负责人表示。

未来,在大运枢纽,将形成“半小时生活圈”。项目负责人称,深铁集团通过探索“轨道+物业”模式,根据全城市功能进行创新式接驳、镶嵌,将大运枢纽轨道与综合体进行立体融合,打造居民的“半小时生活圈”。同时,大运枢纽在内部设计了一条室外绿色“ 峡谷”,形成流畅的自然界面及城市空间,市民只要进入大运枢纽,就能在半小时内实现任何城市场景的转换。

“ 以后咱们大运枢纽上面就是住宅,下面就是商场、地铁, 就是说你下楼就可以坐车,也可以买东西,逛商场,生活非常便捷。”该负责人表示。

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将担更多重任

大运枢纽对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意义不言而喻。投入使用之后,这里便是一个拉近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与深圳市中心及其他区域时空距离的关键点。

事实上,现在的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以深圳国际大学园为核心的创新智核逐渐形成,已集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也有数个诺奖实验室和市级基础研究机构以及20余个创新平台。

启迪协信科技园

启迪协信科技园位于龙城街道,是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核心区域内的一家重要产业园。园区占地面积约20万㎡,规划建筑面积约83万㎡,总建设投资超130亿元人民币。作为深圳市的标杆产业园区,启迪协信科技园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构建科技研发、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三大平台,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信息互联、生命健康及科技文创四大产业方向。目前,入驻企业均为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区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构建科技研发、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三大平台,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信息互联、生命健康及科技文创四大产业方向。

启迪协信科技园的发展,从一个侧面来说,是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在产学研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龙岗区对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发展十分重视。2020年12月29日,龙岗区人民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合作共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是其中重要内容。2021年初,龙岗创新提出“一芯两核多支点”的区域发展战略。其中的“一芯”,指的是湾东智芯,主要是发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科研创新功能和龙岗中心城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纳入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框架范围,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和香港青年创业的重要基地。

近几年来,发生在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大事频频。大运AI小镇开园、深圳音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相继成立并招收了首批新生……

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龙岗区委七届二次全会上就透露,2022年,龙岗区依旧会持续投入大量精力支持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全力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发展,鼓励高校设立更多重点实验室和研究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城。打通大运AI小镇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交通联系,大力推进嶂背片区土地整备,吸引一批高科技头部企业和研究机构入驻。抢抓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机遇,开展大运深港科技产业合作区规划研究,主动承接前海、河套等重要深港合作平台要素溢出,实现国际大学园与深港科技产业合作区融合发展等。

采写:南都记者 颜鹏

关键词: 投入使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