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机场吞吐量恢复至疫情前近7成,广州白云机场最繁忙

来源:搜狐号-南财快讯 2022-03-23 10:41:48

原标题:去年中国机场吞吐量恢复至疫情前近7成,广州白云机场最繁忙

3月22日,民航局发布《2021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机场旅客吞吐量90748.3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近7成。

最繁忙的机场当属广州白云机场,继2020年旅客吞吐量超越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后,2021年蝉联第一。成都双流机场紧随其后,深圳宝安机场第三。而全国旅客吞吐量城市格局发生变化,拥有双机场的上海、北京、成都位列前三。

2021年中国旅客吞吐量及货邮吞吐量排名前列的机场。据中国民航局

另一方面,航空货运基本恢复到2019年前水平,2021年完成货邮吞吐量1782.8万吨,国际航线恢复到2019年的124.4%,表现亮眼。其中,广州白云机场首次突破200万吨,排名第二,深圳宝安机场第三。上海两个机场货邮吞吐量超436万吨,实现逆势上涨,高居城市第一。

区域分布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机场群在客运和货运方面均占据半壁江山。《“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也将这四大机场群定位为世界级机场群来打造,未来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支持。

广州白云机场 ,客机在停机坪,等待起飞。南都资料图

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蝉联全国第一

《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248个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90748.3万人次,总体比上年增长5.9%,恢复到2019年的67.1%。其中国内航线完成90443.2万人次,国际航线完成305.1万人次。

南都记者注意到,作为受疫情冲击最大影响最持久的行业之一,民航业面临着需求收缩、资金周转困难以及经营持续亏损等问题。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就包括民航业纾困扶持措施。

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2021年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402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1%。继2020年超越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后,蝉联第一。

广州白云机场是中国三大航空枢纽之一,201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300万人次,成功迈入“7000万级旅客发展俱乐部”。而当年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则突破1亿人次,位列全国第一、全球第二。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全球机场吞吐量大幅下降。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40.4%,为4376万人次,但它是当年全球疫情后复苏最快、客流量最大的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越美国亚特兰大机场,问鼎全球第一。

2021年国内机场旅客吞吐量超4000万人次的,是排名全国第二、西南地区第一的成都双流机场。与白云机场差距在减小。深圳宝安机场则以超3635万人次紧随其后,位列第三。排名第四至第十位的机场分别是重庆江北、上海虹桥、北京首都、昆明长水、上海浦东、西安咸阳、杭州萧山。

长沙取代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重回中部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月正式通航的北京大兴机场排名第十一,但是2021年旅客吞吐量比上年增长55.7%,2020年更是同比激增413.3%,也分流了首都机场的一部分客流量。

武汉天河机场也走出2020年最困难的时候,2021年增速达到54.6%。但2021年中部旅客吞吐量之首的,是长沙黄花机场,取代受河南暴雨和疫情双重影响的郑州新郑机场,后者增速下降11.5%。中部省会城市机场吞吐量三强格局调整为长沙、武汉、郑州。

与2020年相比,2021年国内旅客吞吐量前十的机场,阵容保持一致,但位次略有变化。上海虹桥机场超越受疫情和分流影响的北京首都机场和西南地区第一的昆明长水机场,排名升至第五;上海浦东机场超越西北地区第一的西安咸阳机场,西安也是继武汉后受疫情影响第二个实行“封城”的城市。

此外,上海两个机场2021年旅客吞吐量与2020年相比都实现了正增长,而十强机场中有七个都是下降的。疫情以来,上海浦东机场更是全国出入境旅客最多的机场,2021年承载了全国近4成的入境航班。

拥有双机场后,成都首次挤进全国吞吐量前三强城市

从城市来看,全国前三的格局发生变化,为拥有双机场的上海、北京、成都。其中,2021年6月正式通航的成都天府机场,半年来旅客吞吐量为435万人次,助力成都首次超过广州,挤进第三。十强城市中,2021年上海旅客吞吐量超过6000万人次,北京超过5000万人次,成都和广州均超过4000万人次,深圳、重庆、昆明、西安超过3000万人次,杭州距离3000万人次还差200万人次,长沙则非常接近2000万人次。

此次《公报》指出,全国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有29个,较上年净增加2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的70.8%。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的18.0%。年旅客吞吐量200-1000万人次运输机场有32个,较上年增加5个。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的运输机场有187个。

从区域来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仍是客流的始发地终到地。《公报》指出,京津冀机场群、长三角机场群、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成渝机场群分别完成旅客吞吐量8126.3万人次、16765.2万人次、8724.1万人次、8985.9万人次。长三角机场群遥遥领先。四大机场群占全国旅客吞吐量近五成。

航空货运逆势上涨,北上广占据半壁江山

南都记者注意到,与客运不同,2021年中国航空货运基本恢复到2019年前水平,特别是国际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

《公报》指出,2021年完成货邮吞吐量1782.8万吨,比上年增长10.9%,恢复到2019年的104.3%。其中,国内航线完成979.4万吨,比上年增长3.4%,恢复到2019年的92.0%;国际航线完成803.4万吨,增速达到21.7%,恢复到2019年的124.4%。

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方面,2021年上海浦东机场超398万吨,高居第一。广州白云机场则首次突破200万吨,排名第二。深圳宝安机场以156万吨排名第三。北京首都机场以140万吨紧随其后。位于“电商之都”的杭州萧山机场排名进前五,为91万吨,接近100万吨。第六是郑州新郑机场,在中部地区争夺中货运远超长沙黄花和武汉天河机场。第七至第十的分别是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江北机场、西安咸阳机场、上海虹桥机场。

从增速看,武汉天河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速高达66.9%,北京大兴机场更是增长140.7%。受疫情影响的南京禄口机场是前15强中唯一增速下降的。

《公报》指出,年货邮吞吐量增幅在20%以上的机场有9个,增幅在0-20%的有36个,降幅在0-20%的有13个,降幅在20%以上的有2个。

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的半壁江山,达到44.9%。

分析指出,机场货运吞吐量增长,得益于各大机场拓展国际货运航线,推出“客改货”航班等方式提升货运能力。货运成为疫情下支撑运营的主要重心。

南都记者关注到,作为全球排名前三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疫情下浦东机场承担了中国境内机场超过40%的出入境货运量。加上虹桥机场的38万吨,上海货邮吞吐量超436万吨,逆势上涨刷新纪录。

2021年广州白云机场货邮吞吐量中,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20%,国际客改货航班同比增幅超过50%,为货邮总量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白云机场指出,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预计到2025年,白云机场货邮保障能力将接近400万吨。同时,白云机场设有航空货运温控类货品存储设施,新建成总库容为1700吨的首个大型高标准冷库。

从区域来看,《公报》指出,京津冀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181.7万吨,较上年增长16.4%。长三角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624.5万吨,较上年增长7.5%。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完成货邮吞吐量366.2万吨,较上年增长14.2%。成渝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115.2万吨,较上年增长9.3%。长三角机场群领先较多,珠三角紧随其后。

四大机场群占全国机场货运7成。而客运近5成。机场群规模效应明显。《“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也将这四大机场群定位为世界级机场群来打造,未来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支持。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关键词: 广州白云机场 民用运输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