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消委会:网络游戏、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服务类投诉居高不下
原标题:广东消委会:网络游戏、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服务类投诉居高不下
3月13日,广东消委会发布《2021年度广东消委会系统消费投诉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广东全省消委会系统全年处理消费者投诉38401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3.63亿元。与2020年相比,合同类投诉是广东全省唯一增长的投诉类型,而互联网服务类投诉居高不下,连续多年位列第一。此外,教育培训、新型网络消费、个人信息泄露等成为投诉热点难点。
投诉总量居全国首位,挽回经济损失量增速较大
《报告》指出,2021年,广东全省各级消委会共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约12.46万人次;处理消费者投诉384015件,同比下降2.60%,投诉总量继续居全国首位;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3.63亿元,同比增长12.33%。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投诉489件,加倍赔偿金额约127.32万元。
近五年广东省消委会系统投诉量情况图。图自广东消委会
广东省消委会系统全年处理消费者投诉总量占全国消协36.75%,居全国首位,与其他省份相比,数量偏大。究其原因,消费投诉量与区域人口、经济总量、消费活跃度、社会维权意识正相关,广东作为经济强省,2021年生产总值达12.4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万亿元,多年领跑全国;加上消费人口全国第一,社会法制化程度高,人们维权意识强等因素,导致消费投诉量居高不下,居于全国首位。
2021年部分省市消委会系统投诉总量情况图。图自广东消委会
此外,广东全省消委会系统全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63亿元,比去年增加4000万元,同比增长12.33%,占全国总数的23.95%,同样居全国首位。
分析认为,广东省去年社会经济活动恢复快、活跃度高,消费者在房地产、家具、汽车等方面的大数额消费增多,相关投诉也有所增长;另一方面消委会系统不断创新维权工作方式方法,调解力度大、成效明显,挽回经济损失数相应提高。
从投诉区域分布来看,省内9个大湾区城市消费投诉量占全省的95.86%,有36.81万件,其中广州、深圳两市有346709件,占全省总量90.29%。类似情况已持续多年,反映在消费中广东省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情况仍然突出。与此同时,部分地区投诉量变化明显,上升速度较快的是汕尾、韶关和茂名,其中汕尾同比增长76倍多,达到5640件,其余两市同比增长1.61倍和1.05倍;下降速度较快的是汕头、河源和中山。
2021年消费投诉地域分布图。图自广东消委会
互联网服务类投诉连续多年位列第一
南都记者梳理《报告》的投诉分类基本情况分析了解到,从投诉性质看,投诉量排前三位的是合同类问题(占35.97%)、售后服务问题(占33.93%)和质量问题(占15.62%)。
与2020年相比,合同类投诉是广东全省唯一增长的投诉类型,增幅达76.25%,占总量的35.97%。合同类投诉中,互联网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和生活、社会服务类问题较为突出,网络游戏、校外培训和婚介服务是产生合同纠纷的主要领域。去年,除合同外的其他性质类别投诉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人格尊严、安全、价格类投诉下降速度较快,降幅分别为77.39%、58.81%、49.06%。
2020、2021年投诉性质对比图。图自广东消委会
在商品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服装鞋帽类、交通工具类和食品类投诉量居前五位。与2020年相比,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广东省涉疫类商品需求下降,加上市场监管到位,经营秩序良好,医药及医疗用品类投诉大幅下降,同比下降48.14%,减少3503件;而随着服装鞋帽类、首饰及文体用品类消费增多,相关投诉增幅明显,分别增长31.80%和32.52%。
商品大类投诉量图。图自广东消委会
在服务类投诉中,互联网服务、生活社会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电信服务投诉量居前五位。互联网服务类投诉已连续多年位列第一,其中经营性互联网服务投诉共65276件,占互联网服务投诉总量的64.67%,网络游戏封号、充值等问题是主要原因。
与2020年相比,教育培训服务、邮政业服务、公共设施服务增长量排前三位;降幅最大的是旅游服务类和销售服务类投诉,其中旅游服务类投诉量同比下降62.42%,占比减少1.40%,回到疫情发生前水平。
服务大类投诉量图。图自广东消委会
教育培训、个人信息泄露等成为投诉热点难点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对投诉热点难点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教育培训问题多,消费投诉增长量大;房屋及装修类投诉多发,涉及人群广金额大;新型网络消费问题突出,网络游戏热度不减;美容消费需求旺盛,人身损害纠纷频发;个人信息泄露乱象多,消费者维权举证难;预付式消费顽疾依旧,加强立法监管势在必行。
其中,《报告》指出, 2021年,教育培训消费问题突出,全年投诉量达42568件,同比上升52.25%,占投诉总量的11.08%,是全年投诉量增长最多的消费领域。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虚假宣传,部分机构肆意夸大教学效果和师资力量,与实际不符;二是教学质量不稳定,一些机构存在频繁更换培训老师、地点或单方面调整课程安排等问题;三是培训期间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学员人身伤害;四是退费困难,受政策影响去年大量培训机构转型或停业,在预付式消费的结构下,机构设置退款障碍,拖延退款时间,不兑现退费承诺。
对此,广东省消委会表示,针对目前多发的教育培训投诉,尤其是经营者“跑路”问题,广东省消委会采取多项措施维护消费者权益。例如佛山消委会支持消费者提起集体诉讼,指派律师免费代理消费者起诉欠款“跑路”的培训机构,最终获得胜诉,使经营者被列入“老赖”名单,受到消费、投资等多种信用限制。
2022年2月23日,在课后服务时间,格致初级中学的老师在教室中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双减”后的新学期,上海中小学继续有序推进课后服务。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互联网服务类投诉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省投诉第一,2021年共有100943件,占投诉总量26.29%,虽同比下降3.86%,但仍明显高于其他各类投诉。主要问题有:一是网络游戏投诉多,全年有23992件,集中在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大额充值、防沉迷系统落实不到位、账号封号等问题,另外国家出台政策对未成年游戏时间严格限制,引发未成年租号、借号等现象,也造成大量投诉;
二是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新型网购模式投诉增多,主播宣传产品与实物差距大、商品质量差、销售套路多、货不对板问题频发,跨境网购则容易面临退换货困难、投诉主体难以确定等问题,无理由退货义务难以落实;三是视频平台服务争议较大,VIP会员服务和超前点播机制引发重复收费、自动续费、视频穿插广告等问题投诉。
针对网络消费带来的投诉问题,广东省消委会指出,《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法律规定对电子商务经营者责任有明确规定,游戏网站、视频网站、网购平台、直播平台、平台内经营者、带货主播等各方主体应依法落实相应义务,切实承担对消费者的责任。同时,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选择正规平台、辨别合法商家,消费前仔细阅读协议、充分与商家沟通。
电商直播。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此外,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是近年消费维权工作的热点和难点,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并实施,各方对个人信息保护关注度更高。
个人信息领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商家利用垄断地位任意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部分经营者通过“不同意就不准用”等“霸王条款”,变相强制采集消费者信息;二是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为贪图方便或小便宜,随意扫码、下载应用软件,导致产生信息安全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引发财物损失;
三是个人信息在一些行业转卖共用成为风气,例如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将购房者的信息兜售给装修公司,装修公司使用后又卖给家具公司,家具公司再转给其他相关行业人员;四是消费者举证难维权难,由于信息和技术均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在面对个人信息泄露或被非法使用时,难以取得相关证据,导致很难维权。
对此,广东省消委会呼吁经营者要恪守法律义务,杜绝过度收集、随意泄露、转手买卖消费者信息的行为;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证件,保护好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下载安装App或在第三方办理业务时,留意相关授权权限,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采写:南都记者 冯奕然
资料来源:广东消委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