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大湾区,超过5.2万港澳青年在南沙交流交往、交心交融

来源:搜狐号-南财快讯 2022-03-02 22:55:51

原标题:逐梦大湾区,超过5.2万港澳青年在南沙交流交往、交心交融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作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南沙,正以开放、包容、创新的基因吸引港澳青年到南沙来,并在此扎根创业。

利用青创政策打破港澳青年在南沙就业创业的壁垒、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打造高品质港澳青创基地矩阵……南沙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创新创业的首选地,那么在南沙创业的港澳青年们,又如何看待南沙?

南沙打造创新创业首选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了南沙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定位,南沙与港澳青少年人文交流、交融互通正进一步走深走实。

3月2日,在“湾区追梦 南沙启航”——2022年“湾区创未来”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故事会上,共青团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副书记闪文分享了近年来南沙助力港澳青年融入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创新成果。

2022年“湾区创未来”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故事会

“我们初步构建起了‘一平台’为统揽、‘一政策’为支撑的全方位港澳青年工作体系。”据闪文介绍,“湾区启梦港”是支持港澳青年发展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搭建系列平台、开展系列活动、提供系列服务助力港澳青年圆梦湾区。通过用活用好广东省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促进会、南沙区港澳青年五乐服务中心、粤港澳中心等多个交流平台,发挥涵盖153个港澳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累计促成超过5.2万名港澳青年在南沙交流交往、交心交融。

而“港澳青创30条”的出台打破了港澳青年在南沙就业创业的壁垒,全面覆盖学业、就业、创业“三业”与“食住行”需求,全方位支持港澳青年在南沙发展。

为强化港澳青年的转化力,南沙打造了港澳青年学生“百企千人”实习计划,让港澳青年学生能够从这个窗口了解南沙的优势和未来,鼓励他们“留下来”。目前已累计开发超140家实习单位、1400个优质实习岗位,吸纳近2000名港澳青年在南沙完成实习,力促港澳青年与实习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在创新创业平台支撑方面,南沙着力打造了以“创享湾”为龙头,创新工场、“创汇谷”2个省市示范基地为核心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矩阵,10个基地错位竞争、互补发展,目前全区已集聚279个港澳台青创企业创新发展。

广州南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矩阵

据了解,目前,创享湾已入驻了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服务中心、新华港澳国际青创中心、印象•澳门、广东省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促进会、广州市南沙区港澳青年五乐服务中心等众多助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平台。

创享湾

闪文透露,近期,南沙将在港澳青创三十条的基础上优化提升,发布出台“港澳青创新10条”,以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更低门槛、更创新更精准的服务港澳青年发展需求,并将筹备发起专注于粤港澳青年创业的天使基金,让创业梦想实现起步加速。

港澳青年为何选择南沙?

那么在南沙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看中南沙哪一点?

“南沙有良好的生态和港澳青创政策,相比香港深圳创业试错的高成本,及其他二线城市单薄的配套,这边无论是居住条件还是创业土壤,优势都非常明显。”广州空间优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智诚表示,南沙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坚实,是创新创业的首选地。

扫平组建公司的诸多障碍,提供面向港澳项目的展示、比赛、对接的机会,在疫情下引导其创业方向与国家发展方向相结合以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陈智诚在创业路上得到了南沙政府的很大帮助。

而更为突出的一点是,南沙推出专门面向港澳的青创贷,陈智诚有幸成为了该项目的首贷,解决了创业面临的资金问题。

“跳出舒适圈总是需要莫大的勇气,我如此坚定选择南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看中‘粤港澳全面示范区’的战略规划。南沙有全方位围绕港澳青年工作、生活、就业、创业、置业的优惠政策,能够系统性地解决港澳青年发展中的所难和所需。”英才盛世教育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祥盛表示。

在南沙创业两年,曾祥盛深刻感受到南沙办事的便捷性。从申请入驻“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开始,只花一两天时间就能完成了商事登记,曾祥盛表示,在南沙能够确切体会到港澳青年的想法和事业被关注、被重视。

而这南沙“速度”也同样让在南沙区商务局就业的香港青年黄钊逸感到印象深刻。“买房准备网签前的几个星期才咨询到香港籍在广州需要交满2年的公积金才能使用公积金贷款,但若申请了人才绿卡只需要交满1年公积金即可,通过区人社局专业解答,我按照指引在网上人才绿卡管理系统提交好所有材料,不用跑现场,在短短的两个星期便把人才绿卡办理了下来,顺利网签并获得公积金贷款。”

“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一个合适的平台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你毫无头绪、缺乏信息来源的时候,合适的平台会给你正确的指引,带你一步一台阶向上加速成长。”陈智诚如此总结南沙。

但当前,仍有很多港澳青年没有了解到南沙的优势和未来,为此,曾祥盛希望能够引导更多香港青年了解祖国内地的高等教育,在南沙打造香港青年内地求学对接平台。他建议,港澳青年可以从前往祖国内地求学开始,走出原有的圈子,改变固有的思维。

粤港澳(南沙城)国际青创社区总经理孙弘睿也建议,南沙应与更多的香港澳门中学大专院校建立产学研交流,培养更多港澳青年从初中就能善用大湾区平台的创新创业种子,同时也可在更多的社团做交流活动,将适合大湾区各地方的项目落到合适的区域,以南沙为中心促进整个大湾区的融合。

奥一新闻记者 林思思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