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成立政策性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成立政策性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两会•预热
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南都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准备于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关于成立政策性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低息免抵押贷款”的建议。
朱列玉认为,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自有资金不足、信誉等级普遍较低,导致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更为谨慎。因此,成立政策性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低息免抵押贷款,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月21日,莆田市一家鞋业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运动鞋。春节过后,福建省莆田市企业生产一派繁忙景象。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融资难、融资贵”影响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朱列玉指出,中小企业的韧性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基础,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主力军,是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能巩固现有的有利经济局面,同时还是经济改革、强化创新、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阵地。
但是,据朱列玉了解,因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较大,银行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往往会高于地方龙头、骨干等大型企业,在经济环境不佳时更为明显。加之银行贷款额度有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转向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利率比银行贷款高出2倍以上,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被拉高。“融资难、融资贵”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巨大挑战。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朱列玉建议设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专门为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免担保的低息贷款,明确限定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最低比重,倒逼其主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破解信用缺失难题
信用缺失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如何破题?朱列玉认为,从政策层面上给予指导,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数据联网体系。
通过数字化、大数据等手段,建立客观、科学、透明的企业征信评价体系,让政府、银行及各方对中小企业状况看得清、看得透、看得准,降低银企之间信任成本,以征信系统建设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对中小企业更多适用免担保信用贷款。
此外,在建立相应激励制度助力中小企业纾困方面,朱列玉建议建立“最支持中小企业银行”激励制度:在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办法中专项考核贷款平均利率、信用贷款、科技贷款等试点项目,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挂钩,并全面推进以“年审制”“增信式”等为代表的无还本续贷模式创新,对企业在不还本的前提下继续放贷,让企业免受过桥资金之苦,并实现在银行机构的全覆盖。
历史提供可行经验
同时,朱列玉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成立使命为例,说明了成立政策性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历史上,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于是出现了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即现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于1994年11月挂牌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商业性金融业务,这很好地解决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难题。
南都见习记者 赵唯佳 发自北京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