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三高”一直没治 36岁男子除夕夜脑出血进医院

来源:搜狐号-南财快讯 2022-02-18 19:41:11

原标题:得了“三高”一直没治 36岁男子除夕夜脑出血进医院

“三高”、肥胖、不良生活方式……脑血管病也可盯上年轻人。今年除夕夜,广州一名在IT行业从业的36岁男子因严重的高血压、脑出血而肢体偏瘫、说话不清,住院半个月。

医生提醒,高血压、脑出血也可能盯上年轻人,要远离脑血管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若已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一定要规范治疗,否则,像今冬这样的降温天气,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

阿辉正在恢复期,广医三院神经外科钱东翔(左)医生为患者体查。通讯员供图

除夕夜里突然说不清话、肢体乏力

1月31日除夕晚上快10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三院”)急诊科门口突然传来一阵焦急的呼叫,一位中年女性和医院保安一并搀扶着一个男子,一边走一边激动大喊,被搀扶着的这个男子体型肥胖,低头沉默、脚步踉跄、已无法正常说话。

据男子的家属介绍,患者阿辉(化名)今年36岁,除夕这天一家人在家团圆,原本非常高兴,但9点左右,阿辉突然出现说不清楚话、肢体乏力的症状,刚开始以为是疲劳,但随后愈发严重,很快就一侧身子动不了了。

患者本人不想过年来医院就医,但家人意识到情况不对,便赶紧打车来到广医三院。

到医院一检查发现,阿辉不仅血压高到吓人,还出现“脑出血”!

阿辉血压高到医生也吓一跳。通讯员供图

血压高到医生也吓一跳

“患者一入院就直接进了急诊抢救室,给他测量了血压,血压非常高,有280/130mmHg,左侧肢体偏瘫,构音不清,我们当即判断可能是急性脑血管病,以颅内出血可能性最大。”接诊的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彭宇华介绍。

正常人的血压收缩压<130 mmHg, 舒张压<85 mmHg,即便是高血压人群,也分为三级,收缩压140-160mmHg为一级、160-180mmHg为三级、180mmHg以上为三级,阿辉的收缩压高达280mmHg,远超高血压三级,接诊时,医生用水银血压计测量,数值直逼血压计的最高值,让医生也吓了一跳。

该院卒中中心立刻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头部CT检查,果不其然,患者脑部右侧内囊出血,出血量大概10-20ml,患者被诊断为“急性脑卒中”!

患者CT检查“急性脑出血”。通讯员供图

脑出血量不大 不需做手术

幸运的是,出血量不大,没有出现中线移位,也没有脑疝形成,在该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会诊下,初步判断不需要进行手术操作。

医护人员为其开通静脉采取血样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患者的血压逐渐恢复平稳,情况也逐渐稳定,当天夜里转入该院神经外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转入该院神经外科治疗后,阿辉接受了联合降压治疗,两联的静脉用针剂降压药联合降压才能勉强把阿辉的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配合脱水、营养神经、早期康复等治疗,在后续复查脑部CT中,阿辉的脑出血没有进一步恶化,安全度过了二次卒中的高峰时段,也不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阿辉偏瘫的患侧肢体已经可以活动,语言能力也在恢复,血压也控制下来了”,神经外科主管医生罗鹏介绍。据了解,阿辉已于2月16日平安出院。

急诊接诊医生彭宇华副主任医师。通讯员供图

“三高”、肥胖、不良生活方式……脑血管病盯上了年轻人

才36岁就突发“脑出血”,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广医三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彭宇华介绍,脑出血在老年人中发病较为多见,中青年人群发生脑出血,多数因“脑动脉畸形、脑血管瘤”引起,但这个患者在就医时并未发现脑动脉畸形和脑血管瘤的情况。

追问阿辉的家人才知道,阿辉原本就有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属于“三高”人群。患有高血压两三年了,但一直忌讳就医、不看病也不吃药,连平时的体检结果都不愿意告诉家人。

阿辉是IT行业从业人员,作息上经常日夜颠倒,平时也极少运动,非常喜欢喝可乐等高糖分的饮料,此外,阿辉的体型也实在说不上健康,身高160厘米,体重有280斤,严重超标。

肥胖、“三高”、不健康的饮食,长期有基础病却没有正规就医,再加上过年的作息混乱等等,可能诱发了此次“脑出血”的意外。

医生提醒:生活方式要健康 基础疾病要治疗

医生提醒,高血压、脑出血也可能盯上年轻人,要远离脑血管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不要日夜颠倒,不要过度疲劳,要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尤其是体重超标的朋友,要进行适当的减肥。日常注意避免或减少糖分过高的食物或饮料的摄入。

今年的春节对广东人来说饱含寒意,气温低、持续时间长更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血管调节的顺应性较健康人群差,气温的变化导致血压的波动,更容易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

医生特别提醒,有基础疾病一定要规范治疗,“就像这个患者,如果他能规范治疗高血压,控制好血压、血脂的话,可能不会发生意外,”彭宇华介绍。

很多市民对吃药有误解,以为长期吃药会形成依赖,但就高血压这种基础病来看,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通过日常正规服药可以很好地控制,从而保护心脑血管,基础病治疗不好,靶器官受损的可能性就越大。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李春花 通讯员白恬

关键词: mmH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