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多场新春“云团圆”背后:同根同源勾起浓浓乡情
原标题:跨越海峡的多场新春“云团圆”背后:同根同源勾起浓浓乡情
虎年元宵节的这一天,台湾的戴永程和湖南老家的亲人在线上相见了。
这是分隔在两岸的戴家人36年后重拾联系——1949年,湖南伢子戴选钟前往台湾,后在台湾成家立业,期间一直与大陆亲人保持书信往来;1986年戴选钟去世,便与老家亲人失去了联系;直到今年春节,他的儿子戴永程在大陆线上寻亲项目的帮助下,找到了父亲在湖南老家大哥的后代,实现了“云”团圆。
在这场跨越海峡的团圆背后,两岸同胞在今年春节掀起了互相送祝福的热潮。台北女子给大陆九旬“忘年交”拜年,台湾作家白先勇与大陆昆曲演员俞玖林互相问好,同根同源元宵赏灯的习俗也勾起了两岸之间浓浓的乡情。
“云上团圆”
上世纪40年代末,不到19岁的湖南伢子戴彦乐参军,后来撤退到台湾。迫于当时的环境,他改名为戴选钟,退伍后在高雄、台中两地打拼,最终成为一名货运司机。在一次送货时,他与台湾姑娘黄现一见钟情,便在台湾安家立业。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离家数十载,戴选钟对故乡湖南的思念从未停止。大女儿出生后,他把“湘”字放在女儿的名字里,后又把“归程”的“程”用在小儿子的名字里。戴选钟的儿子戴永程告诉南都记者,这是父亲提醒自己也是提醒后代不要忘根忘本。
戴永程眼中的父亲,“很亲切、对任何人都很友善、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身为湖南人,父亲很喜欢吃辣,所以母亲做饭时常常放些辣椒。戴永程觉得父亲对故乡的思念或许都藏在火红的辣椒里了。
1986年父亲去世时,戴永程不到五岁。年幼的他对海峡对岸的大陆没有什么概念,只是依稀记得,父亲因肺癌住院治疗,在与病魔抗争的几年里,总是和母亲提起在大陆的家人。父亲去世以后,与湖南亲人的书信往来便断了。
戴永程看过父亲在台湾的户籍资料,其中登记的身份是“次子”,因此推测父亲在老家可能还有哥哥。湖南,对于戴永程来说,是父亲的出生地,也是他的根源。今年春节前夕,戴永程给“头条寻人”项目致信,介绍了父亲的基本信息,尽管线索有限,但他依然希望尽力一试,帮助父亲实现未完成的归乡心愿。
春节期间,在“头条寻人”项目利用互联网精准弹窗技术的帮助下,戴选钟老人在湖南老家大哥的孙子戴林峰收到了这条跨越海峡的寻亲启事。
就在元宵节当天,南都记者见证了戴家人的“云”团圆。
戴林峰向南都记者回忆,家中老人都记得有亲人在台湾。通讯还不发达的时候,远在台湾的戴选钟定时会委托第三方寄信回老家,信封里有戴选钟穿着西服的照片,有戴选钟大女儿刚出生的照片,有时则是一封传递思乡之情的家书。
戴林峰说,“二爷爷十分想念父母,哪怕早已更改了姓名,家书的落款一定会写‘不孝之子戴彦乐’。”
1962年湖南的戴家全家福,戴选钟缺席。
1962年,戴选钟的父母带着全家男女老少拍过一张“全家福”,只是“全家福”中唯一没有远在台湾的戴选钟的身影。1986年戴选钟罹患肺癌去世后,彻底与大陆的亲人失去了联系。“听长辈说,也试图找过,但是信息太少了,那个年代根本找不到。”戴林峰说。
元宵节当天的线上见面,身在两岸的一家人共同回忆了父辈们书信往来的故事,讲述彼此元宵节的计划和安排。戴永程说,“疫情过后,希望能带着家人一起回老家看看,感受我父亲生活过的地方,让我的孩子们也明白,那里才是他们的根和故乡。”
“叶落归根”
还有更多的两岸亲情故事在这个春节上演。
87岁的台湾老人高秉涵通过视频向大陆乡亲拜年,对定居在厦门的85岁弟弟高秉涛表达了思念之情,他期盼疫情过后,早日到厦门与弟弟见面,与他同回山东菏泽老家。
“老兵有个口头禅,就是活着已做游子,死后不做游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高秉涵13岁时离开山东菏泽老家前往台湾,1991年开始,持续多年、共抱送150多位来台老兵的骨灰返回大陆故乡,事迹近年来为大陆同胞所熟知。
同样曾背着亡故老兵的骨灰送他们归根大陆故土的,还有台湾“里长”刘德文。
南都此前报道,刘德文出生在台湾屏东,年少时曾到高雄打拼。2002年起,他作为高雄市祥和里“里长”服务社区。那时,祥和里住着1800多位赴台老兵,他们的亲人大多在祖国大陆。
漫长的寻亲之旅始于2003年。一位“伯伯”在临终之际托付刘德文,将他的骨灰带回家,埋在父母坟前,让十几岁离乡的他,在身后尽一份孝道。“我当时就跟伯伯说,‘没问题,里长一定会圆你的心愿。’”
2004年,他联系上这位老兵在湖南老家的亲人,背着“伯伯”的骨灰渡过海峡,了却一桩夙愿。此后,更多人通过两岸的媒体、在大陆做生意的台商、网络等渠道找来,委托刘德文找寻亲人的骨灰,带回大陆落叶归根。
过去的十几年,刘德文收到了三四百封委托信件。最近一次带着老兵踏上回乡旅程是在2019年12月,他把一位名叫王书铨的老兵“背”回了湖北荆州。那一年,他一共送了24位老兵“回家”。
今年春节,刘德文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已有200多位亡故老兵的骨灰,渡过海峡,归根故土。还有100多封委托信件中提及的老兵,下落不明,正在找寻。委托人提供的信息往往十分有限,一字之差便会造成许多麻烦。要回溯年代久远的往事,完成老兵家人的心愿,有时要一周,有时要两年,“我不放弃,老兵的家人就不会放弃。”
春节期间,他没有休息,继续穿行于人迹罕至的灵骨塔、公墓与寺庙,找寻老兵们的遗迹。曾住在祥和里的千余名老兵日渐凋零,如今剩下38名独居的老人。刘德文春节又去探望他们,“送点菜,祝福他们身体健康。”他把老兵当作父辈对待照顾,“他们也把我当作自己的儿子。”
他还收到了来自大陆的96通拜年电话和微信,都是曾经帮助过的老兵后人送的祝福。身在台湾高雄的他细数春节年俗,再次感慨两岸同根同源。新的一年,他希望大陆的亲人朋友,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他还有个新年心愿,就是让更多老兵“回家”。
“忘年之交”
血浓于水的亲情割舍不断,民间祝福也掀起高潮。
虎年新春之际,大陆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俞玖林通过视频向台湾作家白先勇拜年。随后,白先勇通过视频回以问候,希望以俞玖林为代表的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小兰花”班的演员们艺术更上一层楼,将昆曲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传承下去,让昆曲艺术继续在21世纪的舞台上重放光芒。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2月9日,来自台北的成田通过南都、N视频向曾在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任职的郭希芬老师送上穿越海峡的虎年祝福,“希望郭老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我会把您给我的爱和鼓励,传递给晚辈,让生命的美好继续传递下去。”
她们是一对跨越海峡的“忘年交”,两人因祖籍均在河南省而结下忘年情谊。十余年前,到访北京的成田,在郭老师家度过了难忘的两个星期。“她就像对待远方来的客人,把卧室让给我,自个儿睡在客厅,这使我真切感受到被照护”。向南都记者谈及当时情形的成田,仍然倍感温馨。
来自台北的成田(右)与曾在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任职的郭希芬老师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成田还说,得益于郭老师的勉励,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让她感受到知识的温度,也促使高中毕业就投身影视摄制工作的她,在年过半百后仍重新踏入大学课堂继续学习。目前,年岁渐长的成田带着郭老师的鼓励持续进修,在获得大学本科文凭后,继续攻读中国文学硕士学位。她说,等疫情过后,将找机会再来大陆,跟年已九旬的郭老师好好叙旧、聊一聊文学。
而在大陆,广东东莞有一家年初二就开门的台湾小吃店,正是为了让身在东莞的台湾同胞春节也能尝到家乡味道。
这家已经营业超过十六年的台湾美食店,只做蚵仔大肠面线和臭豆腐,店家汤志新当初索性将店名起作“蚵仔大肠面线臭豆腐”。多年来,它承载了无数台湾食客舌尖上的乡愁。
来自江西的汤志新也因为每天与台湾人打交道,已经有一口“台湾腔”。他介绍说,东莞的台资企业众多,大量台湾人在此定居,而臭豆腐和蚵仔大肠面线都是台湾的传统小吃,夫妻俩一起经营,一开就是十六年,来吃的多是老熟客,当中一半是台湾人。
实际上,多来年从台湾食客口中获得无数肯定的汤志新,此前不曾到过台湾。他告诉南都记者,台湾朋友常邀请他去宝岛,不过一直都没有时间,希望等疫情过后,能去转转,吃上当地的蚵仔大肠面线和臭豆腐。
元宵佳节,秦淮灯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柏华与花灯大师、台湾中华花灯艺术学会前会长陈祖荣在元宵佳节通过录制视频互叙旧情。陈柏华希望来年能在台湾灯会与陈祖荣重逢,一起点灯、一起赏灯。“衷心祝愿陈会长和台湾所有的朋友,虎年吉祥,元宵节快乐。”
陈柏华的祝福收到彼岸的回响。陈祖荣在回拜的视频里说,“祝福你新春愉快,元宵快乐!”
他还说,希望日后大家能面对面再聚,共同点灯、赏灯,让文化交流永不停止,继续发扬光大。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见习记者 黄嘉丰
关键词: 原创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