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人群人流干预”是为催婚?计生协回应

来源:搜狐号-南财快讯 2022-02-18 12:11:05

原标题:“未婚人群人流干预”是为催婚?计生协回应

近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计生协)发布了协会“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减少青少年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这一消息引发了外界关注。

提法被外界误读为“催生”新措施

实际上,中国计生协的这份工作要点是在1月28日发布的,只是2月9日被炒热,特别是“对未婚人群开展人工流产干预”的提法被外界误读为“催生”新措施。目前,中国计生协未披露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的具体内容。

不过,据南都记者了解,这项行动的本意是倡导更好的性教育,为未婚人群提供更好的避孕服务,减少意外怀孕导致的人工流产。因为人工流产造成的损害可能会影响未来的生育选择。

工作要点中对此行动的完整表述是:

“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行动,重点解决青少年、育龄人群及其他特定人群生殖健康的突出问题,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减少青少年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为何要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于1980年5月29日,是中央管理的22个群团组织之一。其职责包括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等。

中国计生协为什么关注青少年人工流产问题?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人工流产数量居高不下,成为影响群众生殖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多项调查显示,人工流产的女性中,年轻、未婚、未育占比不断升高,多次重复流产和年龄在20岁以内的高危人工流产占比显著增加。每年24岁以下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数占我国人工流产总数的40%以上,其中19%有多次人工流产经历。

2月15日,中国计生协在答复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是基于多年来开展青春健康工作的经验和基础,强调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通过提升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帮助青少年避免非意愿妊娠,由此减少人工流产,特别是高危人工流产问题的发生。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中国计生协其实已经开展了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促进方面的实践,比如,面向大中学生的“同伴之道”。该项目培训学校青年志愿者骨干,以同伴教育的方式向更多同龄人传播性健康知识,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减少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性病/艾滋病感染。

资料图

中国计生协称,目前这一项目已覆盖全国700多所高校、一万多所中学,每年参加活动学生700多万人次。中国计生协2015年和2019年两度开展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调查显示,项目高校学生无保护性行为减少。

此外,中国计生协介绍,宁波市对4所高校评估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参与青春健康教育的大学生避孕知识知晓率由43.2%提高到85.2%,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37.8%提高到77.6%;开展青春健康项目3年后,4所高校周边医院17-24岁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数占比从35%下降到25%。

除了“同伴之道”,中国计生协还开展了面向青少年家长的“沟通之道”项目,聚焦流动青少年、残障青少年、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等特定人群需求的“关爱之道”项目,以及培训中小学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教师的“成长之道”等项目。

如何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

中国计生协称,根据问题导向,中国计生协计划开展生殖健康促进行动,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据介绍,中国计生协目前考虑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与有关部门合作,全面普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格局,开展“沟通之道”家长培训,突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推进青春健康工作体系化、专业化、社会化、数字化发展,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生殖健康知识与技能,养成健康、安全、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二是构建教育、咨询、技术服务紧密衔接的生殖健康服务链,培养生殖健康咨询服务队伍,配合医疗机构开展人工流产前咨询和人工流产后避孕指导,推广青少年友好服务模式,提高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社会宣传,结合世界人口日、世界避孕日、5.29计生协会员活动日等特定纪念日举办生殖健康科普活动,倡导各界关注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问题,营造关爱生殖健康的良好氛围。 四是开展生殖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为精准服务群众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南都记者 吴斌 发自北京

关键词: 中国计生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