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后场馆怎么利用?北京冬奥组委:所有场馆考虑到四季运营
原标题:赛后场馆怎么利用?北京冬奥组委:所有场馆考虑到四季运营
南都讯见习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北京冬奥会形成了场馆赛时与赛后利用紧密结合的北京实践。北京冬奥会所有的场馆在建设之初同时考虑了赛后使用和赛后遗产的双重要求,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今天(2月11日)在“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介绍了北京冬奥会的其中一项重要的“遗产”——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计划。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表示,冬奥场馆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把如何来利用场馆作为一个考虑的先决条件,嵌入到规划建设等全过程。他指出,冬奥场馆的利用,首先是“一流的场馆要办一流的赛事”。至于这些场馆有没有可能再接着办一些国际高水平赛事?李森透露,“北京冬奥会这几天的比赛,我们各个场馆的业主单位已经跟有关的单项体育协会的负责人联系,其实他们对我们的场馆服务,包括竞赛组织都非常满意,都希望以后有高水平的世界杯、世锦赛接着在我们这些场馆来办。”
第二是向大众开放。“好的场馆必须有大众,这个场馆才是好的场馆。”李森介绍,这些场馆、即使是一些难(高水平赛事)的场馆,在设计过程当中都是要考虑面向大众开放的。他举例说,雪车雪橇中心号称是一个“超人”的项目,在设计中也考虑到它赛后如何向大众来进行开放,比如说在结束的1/3处比较缓的地方,留出了一个大众的体验的入口,这样的话普通的群众也可以来体验雪车雪橇的激情。
第三是所有的场馆是考虑它的四季运营,这可能对于冰上场馆来说问题不大,但雪上场馆受季节限制,这个怎么办?李森指出,在其他的季节主要是结合人文自然的条件,发展山地旅游。山地旅游、户外运动、自行车、攀岩等活动,每一个场馆,特别是山地场馆都有非常好的计划。李森举例说,原来的云顶滑雪公园,也就是张家口赛区的场馆,现在除了雪地旅游滑雪的人口以外,其实旅游的人口要远远多于冬季滑雪的人口。
“最后一个方面,我们做赛后利用工作的时候,并不仅仅是简单把一个场馆孤立地来考虑,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李森指出,比如延庆赛区是把冬奥场馆和长城、世园会结合在一起,来考虑整个区域的发展,以打造最美的冬奥城。包括三个赛区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借助京张高铁很好地联络在一起。这就是一个区域联动的概念,也就是要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这个概念,这样的话场馆能够持久地利用。“这些冬奥场馆都是世界一流的场馆,对于以后中国的冰雪运动发展,特别是对于中国的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国际奥委会企业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
国际奥委会企业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也称赞说,在这里所开发的场馆的模式,因为它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考虑到了赛后的利用和灵活性,所有的场馆都是多功能的,所以它就加强了全年利用的可能性还有场馆的寿命,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模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