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生协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行动,是为了催婚吗?

来源:搜狐号-南财快讯 2022-02-11 06:20:29

原标题:中国计生协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行动,是为了催婚吗?

近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发布了“2022年工作要点”(下简称工作要点),其中提到“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减少青少年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这一消息引发关注。为什么要对未婚人群开展人工流产干预?如何开展?

实际上,中国计生协的这份工作要点是在1月28日发布的,只是2月9日被炒热,特别是“对未婚人群开展人工流产干预”的提法被外界误读为“催生”新措施。目前,中国计生协未披露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的具体内容。不过,据南都记者了解,这项行动的本意是倡导更好的性教育,为未婚人群提供更好的避孕服务,减少意外怀孕导致的人工流产。因为人工流产造成的损害可能会影响未来的生育选择。

工作要点中对此行动的完整表述是,“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行动,重点解决青少年、育龄人群及其他特定人群生殖健康的突出问题,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减少青少年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未婚青少年每年人工流产近400万人

2021年8月,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在解读中央出台的三孩生育政策时曾提到,“要着重关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保护民族生育力”。

王培安表示,青少年已成为人工流产的主要人群之一。未婚青少年每年人工流产近400万人,占我国人工流产总数的40%,其中19%有多次流产经历。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每年约实施5500万例人工流产。此前几年,中国每年的人工流产统计数量在900万左右。2017年中国有统计的人工流产数量为962万,约占全世界5500万人工流产总数的17.4%。不过,实际数量可能明显多于统计数量,原因是统计并没有覆盖私立医院和地下诊所。

一篇发表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公众号“大国人口”上的文章称,“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且堕胎趋于年轻化。”在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人群中,25岁以下女性占47.5%,未婚女性占49.7%,流产次数大于两次的占55.9%。

另一项2010年发表的对中国大陆30个省的抽样调查显示,在15-24岁未婚青少年中,大约22.4%有过性行为。其中有性行为的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率约为19%。在人工流产的妇女中,部分地区重复流产率高达56.4%。

为什么人工流产率居高不下?

根据前述文章分析,中国人工流产数量居高不下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男孩偏好对人工流产有重要影响。不过这主要是针对已婚人群。

其次,随着性观念逐渐开放,性行为活跃,但避孕措施、避孕常识不足,导致意外怀孕逐渐增加。文章认为,由于避孕措施和避孕知识不足,所导致的意外怀孕仍然是中国人工流产的最主要的原因。

一位生育政策研究者此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很多地区由于计生服务管理的改革,更多人关注生育支持,基层没有人来关注计划生育的事情了,没有人上门宣传,很多人并不知道该采取避孕措施,到哪里采取避孕措施,也越来越难以获得免费的避孕服务了。如果基层计生干部缺失,或者丢失了计划生育中避孕措施方面的服务,可能会导致人工流产数量增加,对妇幼健康增加风险。

由于生育数量限制,避孕服务是长久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服务中的最重要的一块内容。而中国计生协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实际上是将避孕服务的对象,从原先注重已婚人群扩面到未婚人群。

如何促进未婚人群生殖健康?

对于人工流产数量居高不下的现象,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建议大力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加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服务,保护民族生育力。

他也提到,“要改善未婚人群接受人工流产和其他生殖健康问题咨询、诊疗的隐私保护和可及性。”

据王培安介绍,“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制定出台学前教育、中小学、职业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技术指南,提高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改善未婚人群获取避孕药具、接受人工流产和其他生殖健康问题咨询、诊疗的隐私保护和可及性,建立和完善为青少年提供优质、适宜、普惠的生殖健康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引导。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倡导健康、安全、负责任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正确、健康的婚恋观,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责任共担。

采写:南都记者吴斌 发自北京

关键词: 人群 人工流产 青少年 避孕 中国计生协 服务 生殖 未婚

相关新闻